蹲点日记:康助护养院护理员的苦...
“疫情期间,我3年没出这个院。”“值夜班一晚...
“疫情期间,我3年没出这个院。”“值夜班一晚上最多要起来十几次,平平常常也要七八次,基本不睡觉。”“我每天都要超过两万步。”“困了、累了,就在老人门口的椅子上眯瞪会儿。”7月24日,记者走进位于丰台区的北京康助护养院,实地探访护理员的日常工作,只见老人或在走廊溜达、或卧床休息、或树荫下乘凉……护理员们有的照顾老人,有的打扫卫生……进进出出、忙忙碌碌。
早上6:30,“来抬胳膊,这是袖子,先把左手伸进去……”护理员庞桂霞已经在老人房间帮着老人穿衣服,然后擦洗地面、卫生间,更换床单。庞桂霞今年53岁了,哈尔滨人,孩子在老家,2020年来到康助护养院,丈夫也在这里担任护理员。庞桂霞负责4位老人的护理任务,其中,两位老人86岁,一位老人82岁,年龄最大的一位91岁了。
6:40,庞桂霞为91岁的王奶奶和82岁的杨奶奶送来了早餐。“她们腿脚不太灵活,我都是把饭菜给他们送到房间,看着她们吃饭。”庞桂霞一边扶着老人起来吃饭一边告诉记者。王奶奶有糖尿病、高血压,有时还发憋,喘上来气,每天要吸氧两次,每次一个半小时,上午下午还要用热水烫烫手。
(资料图)
7:10,庞桂霞把餐具收拾干净,帮着老人漱口,然后开始照顾老人吸氧。“我记得2022年,大概5月份吧,王奶奶‘阳’了,有一天,突然憋得喘不上来气,我及时通知护理院的医生,将王奶奶送到院里的康助护理院进行抢救治疗,后来又转到丰台中西结合医院。”庞桂霞说,“因为治疗及时,两个月后,王奶奶又回到了护养院。”记者发现,说话时庞桂霞的脸上既有一种成就感,还有点不好意思。
9:00,“我不吸氧,我不去医院”。王奶奶突然自言自语地说道。“好的,好的,咱们不吸氧、不去医院。”庞桂霞安抚着老人,然后把王奶奶的吸氧管拔出来,把制氧机收拾起来。“如果老人想去外面遛遛弯、晒晒太阳,我就照顾老人到护理院的后花园转转,大概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。”记者顺着庞桂霞手指的方向看去,隔着走廊的玻璃就能看到,花园里有葡萄架,还有桃树、苹果树、山楂树,草坪绿油油的,非常养眼。有的老人在葡萄架下乘凉,有的老人在树荫下唱歌。
10:00,这个点是老人们回房间休息的时间,大概半个多小时。“我要给王奶奶用热水烫烫手、擦擦背,一般一周要给老人洗两次澡。”庞桂霞说,“有的老人很配合,但是失智老人有时脾气特别大,骂街、打人的我都遇到过,还解释不清。”庞桂霞就遇到过一位脾气暴躁的老人,端水、送饭稍微慢点就发脾气,有时直接用手把水杯和餐具打掉。“有一天晚上,老人可能是做噩梦了,突然大声叫嚷,我进房间后用手拍着老人的后背问她,她突然转过身,伸出手就抓我,我的胳膊被挠出好几道血印。”庞桂霞委屈地说,“回家,我老公还劝我,老人是病人,别难受了。”说到此时,记者发现庞桂霞眼圈有点发红。
10:50,到了午饭时间,记者在分餐点看到,午餐是红烧肉、洋葱炒肉片、蒜香青菜,主食有二米饭(大米和小米),还有果酱卷,汤是红豆小米粥和绿豆汤。“味道不错,你看这点菜和饭,我都得吃了,剩不下。”庞桂霞负责护理的张奶奶说,“早上我还吃了一个芝麻烧饼、一个鸡蛋,喝了一碗粥。”张奶奶86岁了,身体挺硬朗,已经在这里住了7年了。“我们每月还要为同月过生日的老人举办生日宴,安排生日蛋糕和联欢会,老人生日当天还要为老人做长寿面。”康助护养院执行院长赵静弢说。
11:30,记者在房间见到了86岁的张奶奶,她说:“在这里不错,吃得、住得和环境都很好,护理员态度非常好,我们很满意,不然我哪能一下住7年呢。”“我是房山人,在这里住了4年了,感觉各方面都不错。”说话的是另一位张奶奶,也是86岁了,和那位张奶奶同住一个房间。12点是老人们的午休时间;13:30,护理员要叫老人起床,帮助老人洗漱、热牛奶、喝牛奶;14:00,要带领老人遛遛弯,也可以唱唱歌、写写字、做做手工……15:30,要回房间,或休息或洗澡;17:00,是晚餐时间,今晚的晚餐是红烧翅根、西红柿炖茄子,主食有米饭馒头,汤是蔬菜粥和绿豆汤;19:00,就该照顾老人上床休息了。
夜里,专门有护理员值班。“反正这一天下来,闲不住,我手机显示,每天都在两万步以上。”庞桂霞说,“我曾经护理过一位前列腺有问题的老人,每天晚上都要照顾他上厕所十几次。疫情3年,我都没出过这个院子。几年来,虽然感觉护理工作有点辛苦,有时受点委屈,但是看到老人们脸上的微笑,我觉得值了。”
记者了解到,北京市丰台区康助护养院,位于丰台区长辛店街道光明里74号,建设于2014年,2015年3月正式运营,占地面积近20亩,院里绿化面积达70%,是一家医养结合的花园式单位。
“目前,在院老人150人,其中70%左右为失能失智老人,25%左右为半失能老人,照护难度较大,对护理员的技能操作要求较高,护理员需熟练掌握洗浴、鼻饲管进食、更换衣裤、体位转移等29项技能操作。”赵静弢说,“有的护理员因为受不了失智老人的言行,也有选择离职的。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抚老人,安慰护理员,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,最怕的就是家属的不理解。”
记者手记
虽然他们听不清,但是身边有警戒的耳朵;虽然他们行动不便,但是身边有灵便的腿脚;虽然他们有时不分青红皂白,但是身边有理解的心;虽然家人不在身边,但是身边有传递爱心的使者……他们就是养老院里那些陪伴老人的护理员。疫情期间,他们默默无闻、任劳任怨、坚持再坚持,他们也有家、也有老人、也有子女,为了抗击疫情、为了护理老人,好多人3年没有回家,甚至3年没走出养老院。有了委屈,忍了;有了泪水,咽了;有了需要,来了,千千万万的护理员支撑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,你看那整整齐齐的被褥、干干净净的衣服、有滋有味的生活、幸福开心的笑脸……不正是对护理员爱心、善心、耐心和细心的诠释吗?
来源《丰台时报》
记者 赵智和
关键词:
国家邮政局公布5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。1月~5月,邮政行业业务收入(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)累计完成5317 8亿元,同比增长5 9%;业务
工人日报 2022-06-20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(张澍楠)虽说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但行业之间的差距,仍然很大。究竟什么行业“最香”?被视为“高富帅”的金
2021-11-24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(记者冯大鹏)在“狗咬人”舆情发酵后,23日晚,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“狗咬人”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。
2021-11-2411月23日晚,朝阳区来广营地区清苑路第五社区华贸城7号院6号楼正式解除管控。 11月23日,华贸城7号院6号楼583户管控居民进行了第四
2021-11-2411月23日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发布,大连市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,至2021年11月23日24时,大连市庄河市城关街道
2021-11-24根据云南省普洱市哀牢山 "11·15 "联合指挥部通报,2021年11月23日21时50分,4名遇难人员遗体已移交其所在单位。 【编辑:叶攀】
2021-11-24中新网银川11月23日电 (李佩珊 姚舒玲)“在宁夏,每6个农村妇女中就有1个接受过创业担保贷款项目的资金支持。”11月23日,宁夏妇联党
2021-11-24国家邮政局公布5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。1月~5月,邮政行业业务收入(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)累计完成5317 8亿元,同比增长5 9%;业务
工人日报 2022-06-20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(张澍楠)虽说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但行业之间的差距,仍然很大。究竟什么行业“最香”?被视为“高富帅”的金
2021-11-24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(记者冯大鹏)在“狗咬人”舆情发酵后,23日晚,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“狗咬人”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。
2021-11-24根据云南省普洱市哀牢山 "11·15 "联合指挥部通报,2021年11月23日21时50分,4名遇难人员遗体已移交其所在单位。 【编辑:叶攀】
2021-11-24中新网银川11月23日电 (李佩珊 姚舒玲)“在宁夏,每6个农村妇女中就有1个接受过创业担保贷款项目的资金支持。”11月23日,宁夏妇联党
2021-11-24中新网拉萨11月23日电 (记者 冉文娟)第三届拉萨市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决赛11月23日精彩举行。百余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,经历初赛、网
2021-11-24中新网长春11月23日电 (郭佳 吴林锡)东北虎豹国家公园23日全面启动2021-2022年今冬明春清山清套·打击乱捕滥猎专项行动。该行动旨在确保
2021-11-24“疫情期间,我3年没出这个院。”“值夜班一晚...
每经AI快讯,中金公司研报指出,美国二季度GDP...
07月27日,瀚蓝环境获沪股通增持万股,最新持...
运用土壤成岩等专利技术“锁”住水分“点”沙...
近日,尼日利亚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披露,以岭...
山西长子“羊倌”养羊20余年 带动700余户养殖户发“羊财”
上海首个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成功创建
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向越南捐赠医疗防疫物资
黄埔海关破获案值5.5亿元走私进口二手挖掘机案
黄河内蒙古段今年首次出现流凌
Copyright 2015-2022 太平洋仓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